犹须

时间:2025-09-26 13:50:04仿诗人:(宋朝)叶参光

英僚已是三年日,老去犹须十二秋。

不似此身何所得,一时相对两忘忧。

诗词解析

第一解:

//已是/三年///////十二///不似////所得//一时/相对//忘忧/

第二解:

英僚///三年///老去/犹须/十二//
不似//身何/所得//一时/相对//忘忧/

第三解:

////三年///////十二//
/////所得//一时/相对//忘忧/

诗词平仄

仄平平仄,

仄平平仄仄【秋:十一尤平声】押韵

平平仄仄,

仄仄平【忧:十一尤平声】押韵

诗词赏析

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当前时刻的珍惜。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:
1. 英僚已是三年日:这句诗意味着与英才或杰出的同僚共事已经三年了。这里的“英僚”指的是有才华、有能力的人,而“三年日”指的是时间的流逝,三年的时间。
2. 老去犹须十二秋: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,即使现在感觉已经有些年老,但仍然需要等待十二个春秋,即十二年。这里的“老去”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人会逐渐老去,而“十二秋”则是指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。
3. 不似此身何所得: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成就的反思。“不似此身”意味着不像现在的自己,而“何所得”则是指得到了什么。诗人在思考,如果不是现在的自己,那么会得到什么呢?
4. 一时相对两忘忧: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英才同僚共处时的愉悦心情。“一时相对”指的是在某个时刻与他们相对,而“两忘忧”则是指双方都忘记了忧愁。这里的“忘忧”可能是指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,对未来的展望,对自己身份和成就的反思,以及与英才同僚共处时的愉悦心情。诗人通过这首诗,传达了珍惜当下、与优秀人才共事的重要性,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和安慰。